猝死有前兆吗 猝死的急救方法

好东西小编 急救常识 2022-10-22
【导读】近来新闻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学生或者上班族在学习工作的时候发生猝死的情况,这着实令人胆战心惊。那么猝死有没有什么前兆呢?当发生猝死的情况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急救方法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猝死,医学上的定义是从发病到死亡一个小时内发生的自然死亡。此病如此突然,如此残酷,在它面前,生命显得如此脆弱。我们可一定要与其保持距离 。而要远离猝死,不仅要知晓它的发病原因,还要知晓它的高发人群、发病前兆以及施救技巧等。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权威专家。


猝死有前兆吗 猝死的急救方法

猝死高发人群:以中青年为主,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

调查显示,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是40岁至50岁。其中,男性猝死风险是女性的4倍至5倍,但女性在绝经后患病风险会增加。而且最近几年,无论男女,猝死的发病年龄都呈年轻化趋势 ,二三十岁就猝死的比例正在增加。记者对市立医院急诊科主任专家的采访也印证了这一点 ,他告诉记者,他接诊的年龄最小的病号只有27岁,30多岁的患者很常见。

猝死的发生不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有统计数据显示,猝死年龄还呈双峰形变化,25岁到30岁年龄段达到峰值,这与他们就业、事业起步、建立家庭,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抽烟、熬夜、情绪容易激动、剧烈运动等因素有关;次高峰为45岁到50岁,因为这部分人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增加。之所以中年人成为高危人群,综合起来看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如压力过大,这在白领、企业家中最为常见。工作压力大使交感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许多猝死就发生在精神过度紧张、情绪差、连续加班后。此外,膳食结构不合理。常吃高脂、高胆固醇的食品,大量饮酒、吸烟,这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会增加猝死几率。还有就是忽视体检,上述高危人群容易因工作繁忙而顾不上体检,或自以为根本不用体检,从而耽误了病情。此外,海慈医疗集团中医心内科主任李洁表示,过度饮酒和吸烟的人、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患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肥胖的人、缺乏运动的人都是高发人群。


猝死有前兆吗 猝死的急救方法

猝死三大诱因:过量饮酒、过量运动、过度疲劳

猝死首先要有心脏疾病隐患,然后遇上相关的诱发因素,就有可能发病。李洁告诉记者,猝死的诱发因素有很多,常见的有下面几种:持续过度紧张疲劳 、大喜大悲、大惊大恐、酗酒与饱餐、过量运动、大量吃冷饮等。特别是过量饮酒、过量运动、过度疲劳后最容易诱发猝死,而且患者中包括没有潜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人。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好东西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nei01.jpgnei02.jpgnei03.jpgnei04.jpg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