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猝死的急救常识 6大要点要记清

何谓猝死
猝死指平时看上去健康的人,因潜在的自然疾病突然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以及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其特点有三,一是死亡急骤,二是死亡出人意料,三是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临床统计表明,一天中,猝死发生率最高时段是6~12时,特别是晨起后3个小时内;一周中,猝死率最高的是星期一;而在一年四季中,冬季的猝死率最高,较夏季高近20%。
发生猝死的原因
引起猝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心源性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瓣膜病及心律失常等;二是非心源性疾病:如脑出血、肺栓塞、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哮喘、过敏、猝死症候群及毒品等。
除以上原因外,有基础疾病(如冠心病、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病、高血压、脑卒中、心力衰竭)的患者,以及一些高压力行业工作者(如制造、金融、教育、媒体、医疗、交通运输等)也容易发生猝死,须时刻提高警惕。
发生猝死的急救常识
急救常识
一旦发现猝死患者,须争分夺秒进行急救,不能因过于注重判断呼吸、脉搏等情况而延误抢救时机。急救分为胸外按压、畅通气道和人工呼吸三个方面。
胸外按压 患者取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上。按压部位为双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时施术者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频率≥100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按压和人工呼吸比例按照30∶2进行。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过程的中断。原则是:尽早开始;快速有力;连续不间断;每次按压要使胸廓充分回弹再按压。
畅通气道 解除舌后坠,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具体方法要把握3个要点,即仰头、托颌和提颏。
